- 定价:¥45.00
- 校园优惠价:¥27.00 (60折) (马上了解)
- 评分:
(已有0条评价)
- 电子书:这不是你的错:海灵格家庭创伤疗愈之道
- 促销活动:
- 我要买:
基本信息
- 原书名:It Didn't Start with You: How Inherited Family Trauma Shapes Who We Are and How to End the Cycle

编辑推荐
每个孩子都诞生于家庭
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躯体
每个人都在这副躯壳中裹挟着记忆之伤
这份逃不开的命运印记,影响了每个人当下的生活
本书作者在其20余年的研究中发现,过去的创伤在我们身上发挥作用时,总会留下一些线索。这些线索可能以情绪化的语句或词语表现出来,它表达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连接着我们没有处理好的创伤。这些语言就是"核心语言":
"我永远都会是独自一人。"
"我会伤害别人,这都是我的错。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她会背叛我,我会受到伤害。"
"我只是在苟且偷生。我只能勉强维持着生计。"
"我不配拥有我所得到的。"
"他们会排斥我,我无法融入。"
是否在你生命的历程中,有过类似的感悟或自我对话?这些语句会影响你认识自己的方式,会影响你做出的选择,还会影响你的大脑和身体对这个世界做出的回应。在书中,作者将带领每个人寻找自己的核心语言,突破家庭创伤的影响,打破旧模式,建立更加积极和健康的新模式,拥抱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计划与行动常常是不一致的:
●想要健康,却会吃很多垃圾食品,或者是找借口不运动
●想要一段美好的关系,却在合适的人靠近时开始疏远对方
●想拥有一个有意义的职业,却做不到一步步去实现它
这不是你的错,但你似乎也不知该如何摆脱。
不仅如此,我们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如抑郁、焦虑、慢性疼痛、恐惧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造成个体痛苦的根源不在于其当下的生活经历或者大脑化学失衡,而是从每个人的父母、祖父母,甚至是祖父母的生活中内化得来的。
海灵格知名弟子,家庭代际创伤领域的先驱马克·沃林恩拥有20余年的临床经验。希望每一位读者在作者的引导下,都能在这场探索之旅中,找到自己的核心语言,与隐藏的创伤对话,解决当下的问题。
内容简介
"我永远都会是独自一人。"
"我会伤害别人,这都是我的错。我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
"她会背叛我,我会受到伤害。"
"我只是在苟且偷生。我只能勉强维持着生计。"
"我不配拥有我所得到的。"
"他们会排斥我,我无法融入。"
海灵格知名弟子,家庭代际创伤领域的先驱马克·沃林恩拥有20余年的临床经验。希望每一位读者在作者的引导下,都能在这场探索之旅中,找到自己的核心语言,与隐藏的创伤对话,解决当下的问题。
作译者
海灵格弟子,家庭代际创伤领域的全球领先专家。旧金山家庭系统排列研究所主任,北加州海灵格研究所主任,纽约海灵格学习中心副主任。他训练过上千名临床医生,帮助人们治疗沮丧、焦虑、恐慌症、强迫症、自我伤害、慢性疼痛和生理疾病。 他还是一位热忱的讲师,在世界各地的医院、诊所、会议和教学中心组织并领导研讨会。 他曾在匹兹堡大学、西方精神病学研究所、Kripalu瑜伽中心、欧米茄研究所、纽约开放中心和加利福尼亚综合研究所任教。
本书获得2016年全球健康类图书最高荣誉"鹦鹉螺图书奖"(Nautilus Book Awards)银奖。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家庭创伤的脉络
第1章 找寻创伤 002
010 不曾预想的代际遗传
013 第2章 跨越三代的生命:家庭之躯
母亲传递给孩子的细胞记忆 015
表观遗传学 017
表观遗传学视角下的创伤传递 024
第3章 家庭的记忆030
035 存留于家庭里的创伤印记
040 意象疗愈与大脑的关系
043 意象疗愈与基因的关系
045 第4章 核心语言疗法
无意识记忆 046
未能开口的话:遗失的语言 048
核心语言与记忆修复 049
怎样识别你的核心语言 050
核心语言地图 051
第5章 阻碍生命流动的四项无意识主题053
译者序
当人们自身经历了创伤后,是有可能无法意识到创伤带给自己的影响的,那么要去识别自身与上一辈,甚至更早期的家庭成员所经历的创伤之间的联系,就更为困难了。而这种影响可能是实际存在的。你在关系里反复着的痛苦模式可能是对过去某位家庭成员经历的重复,你所面临的不幸可能来自你对过去某位家庭成员不幸的认同,你所承受的痛苦可能是你将过去某位家庭成员所承受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而这一切,你可能并未意识到。那么,一定是这样吗?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这样解释吗?答案并非是肯定的。我想,沃林恩的这本书也并非是要给所有在痛苦中挣扎的人提供一种万能的解药,而是基于目前神经生物学在创伤的代际传递方面的研究,以及自己在临床实践中丰富的咨询与治疗经验,尝试以尽量清晰的脉络呈现一种有力的探索思路与方法。实际上,从经验的观察与体验中总结与提炼出富有逻辑与理性指导意义的方法通常是不容易的,感性的体验往往难以用客观实证的方式去考察与界定。沃林恩在介绍本书时说,这本书集合了多人的力量与智慧,有来自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科学指导,来自本书案例中每个人的信任与勇气,沃林恩本人是海灵格的学生,书中的方法与海灵格的思想与方法也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是尝试探索和处理人们所承受的痛苦做出的一种努力,它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同时也一步步地带着读者去学习和领悟如何实现自身的疗愈。
在本书中,沃林恩会带着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的力量”,此语言并非我们日常交流中口头表达的语言,而是一种“内心的声音”,即本书中所说的“核心语言”。这种核心语言是常令你困扰而又挥之不去的念头,例如在亲密关系中,你也许总是会想“所有人都会离开我,我最终会独自一人”;在工作中,你也许总认为“我是得不到认可的,我是失败的”等。书中,沃林恩用丰富的案例讲述了什么是核心语言,它具体在一个人身上会有怎样的体现,阅读的过程里,我们会更清晰地了解和认识到核心语言的含义,同时也能够探索和觉察到自己的核心语言。但这一困扰你的声音可能并不来自我们自身,而要追溯到整个家庭发展的脉络中,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认识在我们的上一代甚至更早的家庭成员中,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是否有过创伤,经历了怎样的丧失与哀伤等。
本书的阅读会是一次从自身延续到整个家庭的旅程,这个过程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需要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反复响着的声音是什么,需要去体验当这个声音出现时我们的身体感受,还有内在的情绪情感变化,体验的过程可能会伴随不舒服的感觉,这种不舒服可能是内心的抗拒,是悲伤痛苦,是长期压抑的委屈与难过。旅程的行进中,我们需要去找到这个声音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父母吗?还是我们并不知道的某个可能已远离家庭很久,甚至已经离世的家人呢?我们需要一点一点地去追寻家庭的过去来找到这个声音的来源,了解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在找到之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些练习来理解我们与过去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自身的痛苦,与过去和解。我们可能会了解到一些自己从未知晓的事情,会触碰到我们不愿面对的感受,会尝试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沟通或行为方式(例如对父母表达爱与感谢,与父亲或母亲拥抱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真的是需要勇气的一段旅程。而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机会,也有能力来处理长期困扰自身的那些部分,真的能够在这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看到可能对我们造成阻碍的是什么,冲破这些阻碍,实现自身的疗愈与成长。这一旅程是一次探索,也是对自身的一次梳理。如沃林恩所言,你会了解到令你困扰的那些感受,哪些是属于你自己的,而哪些实际上源于过去。
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里,我时常能感受到来自自己身体细微的颤动,我像是来自自己身上那些还未处理的部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被看到和听到,得到了理解,也提醒着我找到它们的根源进行处理。这本书融合了创伤与家庭治疗的内容,而实际上距离我第一次学习家庭治疗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依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冲破我的困境。改变,是一件需要勇气和决心,也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情。但仍然感谢我能够意识和觉察到这些部分,也相信我有力量在准备好的时候来面对和处理。感谢这本书,在这里你会看到,过去是值得被看到和尊重的,它与现在的你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自身的感受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它是连接过去的桥梁,也告知着当下的你,它是疗愈的基础。
愿我们都能有更多的勇气,从过去的缠绕中抽离出来,并予以尊重和感激,活出自己。
田雨馨
2016年12月25日
北京师范大学
前言
在黑暗中,眼睛才开始望向这一切。
——西奥多·罗特克,“In a Dark Time”
这本书实际上是一直以来工作的积累结出的一个果实,它带着我游历世界,寻根溯源,并且让我进入这个专业领域,这是之前我从未想过的。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在抑郁、焦虑、慢性疾病、恐惧症、强迫思维、PTSD及其他症状中挣扎着的人们。很多人经过多年的谈话治疗、服用药物或其他的方法都不能找到他们症状的原因,无法减轻自身的痛苦,在灰心和沮丧中来到了我这里。
从我自身的体验,以及我得到的训练和临床经验来看,答案可能并不在于我们自身,而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祖父母,甚至是曾祖父母的经历。近来最受瞩目的科学研究也向我们表明,创伤的影响是会在代际之间传递的。代际传递的“遗产”,也就是所谓的家族创伤,并且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一点。通常,痛苦是不会自己消失的,也不会随着时间减少。尽管那个最初经历创伤的人已经不在,尽管关于他(她)的故事也早已在沉默中埋藏多年,可是关于那一事件的片段、那些记忆,还有遗留下的身体感知却一直都在。它们存留于当下的人的心里和身体里,仿佛是从过去来到现在寻求解决办法的。
我在旧金山家庭研究所担任主任,接下来你会读到的内容是对我在临床实践工作上的一个整合,还包括了在神经科学、表观遗传学和语言科学上的一些最新研究介绍。它同时也反映了我在伯特·海灵格那里得到的专业训练,海灵格是着名的心理治疗师,他主张的家庭治疗方法反映了代际创伤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影响。
这本书的很多内容都关于识别我们遗传的家庭模式,也就是我们无意中继承的恐惧、感知及行为,它们让痛苦在代际之间循环;这本书还包括了如何结束这种循环,这也是我的工作核心。正如我过去学习到的,你可能会明白,大部分模式并不属于我们本身,它只是我们从家庭的过去继承而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坚信,每一个有意义的曾经最终都会得到揭示。让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过去,我从未想过要创建一种用以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方法。这一切是从我失去视力开始的。当时我34岁,我第一次出现眼性偏头痛,当时的自己深陷痛苦之中。我说不上在生理上有什么痛苦,只是整个人笼罩在黑暗的恐惧中,我的视力开始变得模糊。我在黑暗的办公室里磕磕绊绊地走着,用手指摸着电话机一个个键地按下“9-1-1”。救护车很快就在来的路上了。
一般眼性偏头痛不会很严重,你的视线会变得模糊,但通常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会恢复正常。你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作。但对我而言,眼性偏头痛只是一个开始。就在那个星期内,我的左眼开始失去视力。人们的脸,还有交通路标很快也都变成了模糊的灰色。
医生告诉我,我患的是中心性浆液视网膜病,但现在还没有治疗的方法,目前没有找到它的病因。
医生也无法告诉我导致我失明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治疗。我自己试了很多办法——吃维生素、果汁禁食、按手疗法,但一切似乎只是让事情变得更糟。我感到不知所措。我最害怕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并且对此我什么也做不了。失明,无法照顾自己,一直孤身一人……我感觉自己要崩溃了。我的生活就这样被毁了,我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
我的脑中反复地预想着死亡。我想得越多,就感到内心深处的无助感越深。我变得无法自拔。每当我试图拉自己出来时,我的思维就会回到“孤身一人、无助、毁灭”这些想法中。那时我不知道的是,这些一直盘旋在脑海中的语言(孤独、无助、毁灭),它们是我自身语言的一部分,表达着我内心的恐惧。它们完全不受约束,肆无忌惮地浸没在我的脑海中,让我的身体变得不安。
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些想法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很多人经历的磨难远比我的要深重,可是他们没有像我这样无法自拔。在我身上到底是什么事情带有如此深的恐惧?我用了很长时间才知道答案。
在那个时候,我能做的只有离开。我离开了我身边的人、我的家庭、我的事业,还有我生活的城市,离开了我所知晓的一切。在这个我所身处的世界(大多数人看起来都很困惑,也不幸福),我找不到想要的答案。现在的我只有困惑,只想明白这一切,继续生活。我把自己一手建起来的事业(一个很成功的公司)交给了一个只是才见过面的人,然后我一直往东走(尽可能地往东),直到我到了东南亚。我想要得到治愈,我只是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子。
我看了很多书,并且和写这些书的老师一起学习。只要我听说有人可能可以帮到我,我都会去找他们,无论是在小屋里的老妇人,还是穿长袍爱笑的男人。我参与一些训练的团体,并且和大师一起颂唱。有一位大师说,对于我们这些聚集到一起来听他讲课的人而言,他希望我们把他当作一位“发现者”就好。他说,因为“寻找者”只是还处在寻找的状态中而已。
我想成为发现者。我每天会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冥想。有一次我还禁食了好几天。我煎煮草药,与想象中入侵我器官的毒素做斗争。但是,我的视力只是在变得更坏,我的抑郁也在不断加重。
那时我还没有认识到的是,每当我们想要努力抵御痛苦的感觉时,我们其实是在延长它。逃避只会继续延续痛苦。在找寻的过程中也有些部分是在妨碍我们找到答案。例如,一直向外寻找就会让我们错过目标,而真正有意义的寻找往往是向内的。如果我们不做调整,就会错过想要找到的答案。
“什么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治疗师在引导我们,这让我们思考得更深入了。我怎么知道我不愿意看到什么呢?我陷入迷茫。
当一位印度尼西亚的大师问我:“你认为自己是谁,一个眼睛不会出问题的人?”这时我开始有了些头绪。他继续说道:“可能约翰的耳朵没有格哈特的好,可能伊丽莎的肺功能没有格尔塔的那么强大,又或许迪特里希和塞巴斯蒂安走路差不多。”(这个团体的人不是荷兰人就是德国人,并且都因某些问题而受到困扰。)我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他说的是对的。我一定就是个眼睛不会出问题的人吗?与现实对抗的我太自大了。不管我愿不愿意,我的视网膜已经留下了伤痕,我的视力已经变得模糊了,但是我(这个我是指深层次的我)开始感到了平静。不管我的眼睛变成了什么样,它都不再是限制我的因素了。
为了深化我们的体验,大师让我们在72小时(三天三夜)里闭着眼睛,堵上耳朵,就坐在一个小坐垫上冥想。每天,我们都只能吃一小碗米饭,并且也只能喝水。这期间,没有起床,没有躺下,也没有交流。如果你要洗澡,就把你的手举起来,然后会被护送到地上的一个小洞里,这个过程里你还是什么都看不见。
媒体评论
-- 伯特·海灵格
同类热销商品
控制愤怒
- ¥35.00
- ¥21.00
- 这世界唯一的你:自闭症人..
-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
- 幸福的陷阱
- 性格的陷阱:如何修补童年..